云霄县探索移动调解模式,实现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环节化解,并把调解现场变为普法课堂——
调解桌摆到了田间地头
东南网7月9日讯(福建法治报记者 黄杰 洪凌霄 通讯员 邱烈明 汤艺勇)
(资料图片)
“老张来啦,老样子?”“三碗!”这天中午,张顺龙等人到车圩村调解了一起纠纷后,顺道拐进了常去的面馆,一照面,老板就热情招呼,不一会儿三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就上桌了。
“一碗面条下肚,整个人都顺畅了。”张顺龙每次到附近调解完,都会来吃一碗面条,来的次数多了,和面馆老板变得熟稔起来。
在云霄,众多调解员的足迹同张顺龙一样,遍布大大小小的村落。自云霄县创新推出“移动调解室”以来,这些调解员就一直在路上,为群众提供上门调解、上门普法等法律服务。
“移动调解是我们倾心打造福建‘148’品牌的具体实践,它实现了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环节化解,有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云霄县司法局局长张荣发说。
特殊时期的便民模式
“村民闹矛盾,可是我们进不去,他们也出不来……”2020年2月,由于疫情防控村庄设卡,与产生矛盾纠纷的村民见面成为难题。
“要不我们将调解室搬到关卡路口,把双方叫过来,就地调解。”张顺龙的突发奇想,让移动调解室初步成形。
下河乡金坑村的吴某顺与吴某海之间的山地使用权纠纷就是在关卡路口完成的调解。
“我的地,我自己怎么就不能种!”“这地是我的,你就是不能种。”吴某顺在村子旁有一块山地,他正准备种植速成林时,被同村吴某海阻止。双方各执一词,纠纷愈演愈烈。
彼时,张顺龙的移动调解工作刚刚起步,这起纠纷由他接手调解。
“我们了解情况后发现,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山地耕种,未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登记。根据现场分析,争议山地应为集体所有土地。”双方的矛盾焦点随着张顺龙的新发现定下基调。随后,他立即将“移动调解室”设在村口,并组织双方到场参与调解。
“这地我们勘查过了,归村集体所有。”在调解现场,关卡值班的村干部也参与进来,随着调解工作推进,双方当场达成和解,并且认同该地块双方均不得种植速成林及其他农作物,而是作为村里的山路使用。
“疫情防控期间,纠纷及时得到调处,效果显而易见。”张荣发告诉记者,移动调解运行一段时间后效果显著,云霄便全县推进移动调解工作。由云霄司法局聘用专职人民调解员22人,探索建立移动调解新模式,按照地缘相近、文缘相似、资源整合、分区划片、全面推广的原则,将全县划分为3个调解片区,每个片区成立一个片区调解室,组建一支移动调解队,配备一套移动调解设备,一改以往“等案上门”和“坐堂办案”的方式,前移人民调解关口,把调解桌搬到田间地头、宅前巷尾。
移动调解缘何高效
“动作快点,我们调解马上开始了。”6月2日一大早,印有“移动调解室”字样的背景横幅就在云霄县火田镇高田村的榕树下拉了起来。不多时,电脑、打印机和桌牌也相继安装好。当事双方围着石桌,外圈则坐满了前来观看调解的村民。一场村民与工程施工单位的纠纷调解,拉开了帷幕。原来,火田镇的一个重点工程在建设中意外损坏高田村田坪自然村村民饮用的自来水管道,由此双方发生了纠纷。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就是要解决问题,大家首先要保持冷静。”省一级人民调解员赖坤贤作为云霄县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北部片区)负责人,主持了这场调解。其实,在调解之前赖坤贤已经带队实地勘查了现场,并带调解员走访了几十户村民代表,了解他们的诉求。
“关于赔偿部分好解决,主要问题在维修方案。”赖坤贤介绍,事件发生后,工程方表示愿意承担责任,并先期进行第一期维修工程,后续二、三期也将如约进行。
“二期三期怎么弄,能否达到一期标准?”“施工由谁来监督?”对此村民有自己的看法。话题聊开后,赖坤贤趁热打铁。
“国家重点项目落户这里,对村子发展有好处,大家都是受益方,还是需要给予支持的。”对村民,他从情理入手;对待工程方,他从法理入手,“你们既然破坏了,就要承担起维修的义务,该让步的时候需要让步。”
其间,村委会以及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也参与到调解中,配合赖坤贤开展工作。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现场签订调解协议,约定由工程方将赔偿资金及政府补贴资金汇到村委会账户,再通过招标进行维修,由田坪自然村监督管理。
“这次调解非常及时,调解之后大家非常满意。”调解结束后,田坪自然村村民林志兴为“移动调解室”点赞。同林志兴一样,参与此次调解的村民均持认可态度。
看似简单的“移动调解室”,调解却高效便捷,这得益于调解员的快速响应、倾力调解。“接到任务后,我们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查,第一时间进行调解,并力争第一时间结案。我们多跑腿,群众少烦恼。”赖坤贤说。
为提升移动调解质效,云霄县组建以乡镇、村(社区)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为主,村民小组长为辅的矛盾纠纷信息排查队伍,经常性深入群众,为移动调解队提供纠纷线索。同时,建立一支为移动调解提供支持的专业咨询队伍,与7家律师事务所等公共法律服务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遇到重大疑难纠纷,实行集体会商,构筑工作合力。
把调解现场变为普法课堂
“走,去内龙村,有一起老矛盾。”5月27日,张顺龙在知道林某父子和下河乡内龙村委会的纠纷后,主动接过调解任务。
原来,内龙村委会在本村扩宽山路过程中,致使林某祖上墓埕受损,引发双方纠纷。之后,双方多次协商未果。今年来,林某的儿子多次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进行投诉。
张顺龙在调解其他案件时得知了该情况,主动承担调解任务,并将当事双方约到事发地点进行调解。
“大家有分歧可以直接查看现场,有利于还原现场。达成一致意见后,还可以当场签订协议。”张顺龙的调解,从现场墓埕大小定位入手。他请来村里熟悉情况的老人帮忙厘清界限。“确定争议地块大小,是调解顺利开展的重要一步。”
调解期间,双方就赔偿金额陷入僵持。见此情况,张顺龙用情用理做通双方工作,让原本陷入僵局的调解得以继续推进。
“每次移动调解,现场都会有很多围观的群众,这些群众也是我们普法的对象。”张顺龙告诉记者,调解一起案件,顺便教育一片,是他孜孜以求的效果。他在调解的过程中时常引入法治宣传,把调解现场变成普法课堂。
显然,在云霄移动的不仅是调解室,普法课堂也同样在移动。调解员坚持“调解阵地就是普法宣传阵地”的理念,通过面对面讲法、以案释法等方式,以纠纷案件本身为基础,向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调解参与者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把普法宣传贯穿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全过程。
三年来,云霄县移动调解室共成功排解纠纷900余场次,成功率达99.7%以上,回访满意率超过98%,同比信访率下降近40%,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